联系我们   Contact
你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新闻

软件进入“小时代”,硬件踏上了“平凡之路”

    《小时代》的物欲横流颇像如今躁动不安的软件市场,而《后会无期》里的那一颗触不可及的NT3M5P,让我联想起2007年之前的硬件市场。当我意识到我的联想和电影本身离得有多远时,我知道职业病该治还是得治了。

  软件“小时代”阳光下有阴影

  风投对软件公司的爱是爱到骨子里的,应用商店现在怎么看怎么像是顾里家的衣帽间。

  无论是在2012还是2013年,软件公司始终是投资人的最爱。普华永道公布的数据称,软件公司在2013年吸引了109亿美元风投,实现了1523笔交易,而2012年,软件公司吸引了85亿美元风投,交易1384笔,连续两年各方面数据都领先第二名(生物科技)50%以上。

  开发软件可能是成本最低的一种创业,无需经销商,无需供应链,无需商业模式,应用商店就能把他们的产品送抵全世界。开源的服务降低了软件的开发成本,阮哈东的故事在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的同时,也激励了一大批年轻人,无论是追梦还是淘金,软件市场一鸣惊人的可能给了他们在租住屋里孜孜不倦的理由。

  然而软件蓬勃的“小时代”并不代表没有隐忧。软件市场的繁荣事实上挑战着应用商店的分发能力,主要针对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发的软件市场早已供过于求,应用商店越来越像是刚刚开了一个洞的柏林墙,墙一侧的软件需要闯出去,而另一侧的用户的态度其实是模棱两可的。所以软件需要除了手机、平板电脑之外的更多的通路,需要更多的屏幕进行展示。可穿戴设备、智能家居,除去其战略型意义不谈,某种程度也是对软件爆发的一种疏导。

  硬件的“平凡之路”

  2007年之前,手机市场是另一种风光:没有iPhone“搅局”,没有大屏山寨机抄底,大部分人的手机不是“N”开头就是“S”开头,巨头间彼此的竞争怎么看怎么像打情骂俏,和现在的群雄逐鹿、刺刀见红相比,完全称得上是歌舞升平——康培凯一定会格外怀念那段时光,而雷军和罗永浩,必然会感谢这个时代。

  发生变革的不仅是手机领域,整个智能硬件产业,都在这短短的数年间迎来了井喷。Google Glass、Tesla各领风骚毋庸赘述,而像Nest、Jawbone、Beats这样估值十位数以上的硬件公司,如果出现在十年前,一定会被当做科技怪兽,可现在也已经是稀松平常了。

  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就是:硬件真的不那么难了。

  在过去,如果你决意要做一款硬件产品,需要一个非常专业的、庞大的技术团队,需要投入漫长的研发时间,需要制作专用的模具,需要品控,需要承受损耗,需要建设分销网络,如果产品更新迭代,以上程序很可能全部都需要重来一遍……所以硬件一直是“大家伙”们的游戏,小玩家只能在场外看看,做啦啦队可能还被嫌弃不够格,只能转向更加简易的软件开发。

  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。硬件市场的蓬勃已经证明了,硬件的生产进入到了更简易,甚至可以说更傻瓜的阶段中。使用多功能芯片,一开始就可以进行复杂的指令,供应链的服务也更加完善,电商让创业者无需考虑分销网络。无论是在Kickstarter还是点名时间,硬件产品的份额都超过软件,说明小玩家已经有了自己的通行证,他们已经跨过山和大海,走上了自己的“平凡之路”。